Google Antigravity 是什麼?從「寫程式」到「管程式」,AI Agent 時代的開發

Google Antigravity

從「寫程式」到「管程式」,AI Agent 時代的開發革命

隨著 Gemini 3 模型的橫空出世,Google 同步推出了一款震撼開發者社群的全新工具——Google Antigravity。這不僅僅是另一個程式碼編輯器(IDE),而是 Google 對於「軟體開發未來」的激進提案。

如果說 GitHub Copilot 和 Cursor 是讓 AI 坐在你旁邊當「副駕駛」,那麼 Google Antigravity 就是給了你一群 AI 員工,讓你升職當「經理」。

1. Google Antigravity 是什麼?

Google Antigravity 是一個「Agent-first(代理優先)」的整合開發環境。它建立在廣受歡迎的 VS Code 基礎之上,但其核心邏輯已經完全改變。

傳統的 AI 寫程式工具(如 Cursor)主要是「補全」或「回答」你的問題,主導權仍在人類手中。但 Antigravity 的設計理念是「自主代理(Autonomous Agents)」

在 Antigravity 中,你不再只是面對一行行的程式碼,而是擁有兩個主要視角:

  • Editor View(編輯器視角):這是你熟悉的寫 Code 介面,適合微調。
  • Manager View(管理者視角):這才是它的靈魂所在。在這裡,你是指揮官,你可以指派任務給 AI Agent(例如:「幫我把首頁改成深色模式,並修復登入 API 的 Bug」),然後看著 Agent 自主規劃步驟、編輯檔案、執行終端機指令,甚至打開瀏覽器測試。

簡單來說,Antigravity 是一個讓開發者從「建築工」轉型為「建築師」的平台。

2. Google Antigravity 有什麼特色?跟其他 AI Agent 有何不同?

Antigravity 直接挑戰了目前的霸主 Cursor 和 Windsurf,但它有幾個殺手級的差異化特色:

A. 真正的「全代理」工作流 (Agentic Workflow)

其他的 AI 工具大多是被動的(你問它答,你選它改)。Antigravity 的 Agent 具有高度自主權。它可以:

  • 自主操作終端機(Terminal):安裝套件、執行伺服器。
  • 自主控制瀏覽器(Browser Control):這是最大的亮點。它內建 Chrome 擴充功能,Agent 可以真的打開一個瀏覽器視窗,像人類一樣點擊按鈕、輸入文字,驗證它寫的程式碼是否能運作。
  • 自我修正:如果測試失敗,Agent 會看到錯誤訊息,然後回頭修改程式碼,直到跑通為止。

B. Artifacts:建立信任的「工作日誌」

把工作交給 AI 最怕的是「不知道它改了什麼」。Antigravity 引入了Artifacts(產出物)機制。當 Agent 在工作時,它不會只是一團黑箱,它會生成:

  • 任務清單:列出它打算做什麼。
  • 截圖與錄影:它操作瀏覽器的畫面會被錄下來。
  • 變更紀錄:清楚列出檔案修改。

這讓開發者可以隨時「Review」AI 的工作,建立對 AI 的信任感,這是企業導入的關鍵。

C. 支援多模型 (Model Agnostic)

雖然它是 Google 的親兒子(預設使用強大的 Gemini 3 Pro),但 Antigravity 令人驚訝地開放。它同時支援 Claude Sonnet 和 GPT-OSS 等第三方模型。這意味著你不會被 Google 的生態系鎖死,可以選擇最適合該任務的「大腦」。

3. Google Antigravity 只適合工程師開發嗎?一般人適合嗎?

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。雖然它的介面看起來很像工程師的工具,但它的門檻正在急速降低。

對於軟體工程師(Developer):「如虎添翼」

使用場景:重構舊程式碼、撰寫單元測試、執行繁瑣的 CRUD(增刪查改)操作、除錯(Debug)。

價值:工程師不再需要把時間花在「打字」上,而是花在「審查」和「架構設計」上。你可以同時開三個 Agent,一個修 Bug,一個寫文件,一個優化資料庫,生產力是指數級暴增。

對於一般人 / PM / 創業者(Citizen Developer):「Vibe Coding 的最佳入口」

適合嗎?越來越適合。雖然你仍需要一點點技術概念(知道什麼是 Server、什麼是 API),但你不需要精通語法。

使用場景:

  • 快速原型製作(Prototyping):你可以用自然語言說:「幫我做一個可以記帳的網頁,要有圓餅圖。」Antigravity 會自動幫你建置環境、寫扣、跑起來給你看。
  • Vibe Coding(氛圍編碼):這是矽谷最新的熱詞,意指「憑著感覺跟 AI 溝通來寫程式」。Antigravity 的全代理模式讓不懂 Code 的人也能透過不斷「下指令 -> 看結果 -> 給反饋」的循環,做出可用的軟體。

4. 大家常會問的問題 (FAQ)

Q1: Google Antigravity 是免費的嗎?

目前是。在公測階段(Public Preview),Google 提供了非常大方的額度供使用者免費使用 Gemini 3 Pro 模型。但長期來看,這很可能會轉變為類似 GitHub Copilot 的訂閱制服務。

Q2: 它跟 Cursor 到底誰比較強?

如果你喜歡掌控每一行程式碼,享受親自編寫的快感,Cursor 目前的體驗可能更流暢(延遲更低)。

如果你想當甩手掌櫃,希望 AI 幫你把整個專案從無到有做出來,或者處理跨檔案的複雜任務,Antigravity 的代理能力明顯更強。

Q3: 它會不會把我的 Code 寫壞?

會,但它會自己修。這是 Agent 模式的雙面刃。它有權限修改檔案,所以有時會改出 Bug。但 Antigravity 的優勢在於它有「驗證能力」,它會嘗試執行並檢查。不過,使用版控系統(Git)依然是必須的,這樣你才能在 AI 暴走時「一鍵還原」。

Q4: 為什麼搜尋 "Google Antigravity" 會看到網頁特效?

這是一個有趣的誤會。Google 在十幾年前有一個著名的「復活節彩蛋」也叫 Google Gravity/Antigravity(網頁元素會掉下來或飄浮)。現在講的 Antigravity 是 2025 年底發布的 AI 開發平台,兩者完全不同。

總結

Google Antigravity 的出現,標誌著軟體開發進入了 2.0 時代。我們正在從「人寫程式、AI 輔助」過渡到「AI 寫程式、人來驗收」。對於開發者來說,這不是威脅,而是讓自己從繁瑣勞動中解放的機會;對於一般人來說,這可能是你離「獨立開發者」夢想最近的一次。